在北京貨拉拉事件中,雙方爭議的焦點是車輛在疫情期間無法進入小區而產生的“平地搬運費”。
針對這一問題,何登紅說,人工搬運費確實是目前搬家過程中最不透明、最容易產生爭議的項目。規范的搬家公司會提前告知搬運費,并以車次來計算費用,比如每車次2元/米。而一些“坐地起價”的搬家隊伍,則按工人數量計算,比如2元/米×4名工人——總費用一下就變成了原來的4倍,不熟悉行情的消費者很容易被坑。
在搬家行業從業近10年的張先生介紹,除了搬運費,搬家過程中的“坑”還有很多。比如同樣是貨車,型號尺寸各有不同,搬家公司在電線米長的車,實際上開來一輛3米多的,如果消費者不熟悉或者不注意,往往就要多往返一個車次,導致費用翻倍。還有的公司甚至在車廂內靠近駕駛室的一頭隔出一個暗格,直接把4米多長的車廂縮短成3米多,而消費者從車輛外觀上根本發現不了。此外,書籍、魚缸、老式顯像管彩電之類的物品,也很容易被工人以“太重”為借口加價?!翱傊灰爰觾r,沒有找不到的理由?!睆埾壬f。
那么消費者在搬家時應如何避免“踩坑”?何登紅建議,首先要選擇長期經營的正規搬家公司,其次雙方最好簽定合同,明確搬運量和單價,萬一搬運量超出預期,增加的部分也有據可依,避免被漫天要價。最后,消費者也應如實告知搬運量和具體的物品種類,以便搬家公司準確估價——一些消費者喜歡低報搬運量,結果搬家公司到場后雙方產生費用糾紛。
如果是在互聯網貨運平臺訂車,王先生則提醒消費者,互聯網貨運平臺的一些套餐報價中往往是不包括平地搬運費等部分費用的,這就容易讓一些不規范的搬家公司“鉆空子”。因此,如果選擇互聯網貨運平臺搬家,最好仔細閱讀用戶協議和收費標準,盡量選擇明確搬運費等各項費用標準的套餐。